新华日报|国内创新药类别过于集中,院士专家呼吁深化基础研究开辟新赛道——“从0到1”,找准“中国药”研发新靶点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 作者:姜晨、叶真 浏览次数:1507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考察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生物医药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江苏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研发不断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在“从01”的原创新药方面,还有待跨越式发展。江苏生物医药的原始创新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高校、医院、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并推进成果转化?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药物研发管线集中度高,亟待开辟“新赛道”

        近日,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医药领域的11位知名院士和众多专家围绕中国原创新药研发的瓶颈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我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进入创新跨越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共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表示。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药物研发管线集中度更高,抗肿瘤领域占比高达47.6%。”中国药科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郝海平教授表示,截至202331日,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74个抗体药物在国内上市,预计2025年国内批准的所有抗体药物获批数量将超过100款,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两个领域。

        “国内创新药赛道的‘内卷’已成为业内共识。”丁健指出,在生物医药领域,急需原始创新,开辟新赛道。

        “我国的心血管病人已达到3.3亿人,患病率持续上升,但在这一领域,国内少有原创药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表示,科研团队要秉持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应用为导向,要注重前瞻性和引领方向,抢占先机。

        “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生产和研发原始创新药,重中之重是找到新靶点。”在论坛上,多位院士和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新药研发的“卡脖子”问题。陈义汉表示:“新靶点的发现,瓶颈在于前期的基础研究,这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是最大的应用研究,理论突破是应用研究的先导,也是技术发明的前提。

        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王文龙表示,新药研发的关键在于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特别是一些未知领域的靶点。

        调整创新体系,加快高校“有组织的科研”

        中国已成为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但是,当前我国95%的临床药物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型医疗装备95%由国外进口,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

        “现阶段,由我国首次发现的、能够成为临床创新药物的新靶点仍然很少,往往都是国内医药公司跟随国外医药跨国公司开展靶点药物的二次开发。” 南通大学药学院院长包小峰表示。

        “我们正处于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 郝海平指出,新形势下,在鼓励高校科学研究兴趣导向、自由探索的同时,更需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

        如今,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在内的多个高校正在加快调整创新体系的布局,根据行业发展进行有组织的科研与规划。

        20215月,中国药科大学与南京江宁高新区共同成立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以“新药创制+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研发全链条服务平台”为导向,共同推进创新药物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物。在新靶点发现与确证、创新药物一体化研发方面,已与天士力、华海制药等大型医药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模式,截至目前,设立新药研发项目20余项,共同打造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

        同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签约,将面向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推进研究型医院和分校区建设,促进一批院校体系内优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生物医药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却又与其他行业不同,有着研发周期长、费用高,且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创新痛点与难点。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高校科研团队、临床医学机构、企业共同合作。

        “我们从源头出发做创新药,需求来自患者与临床,只有研发人员对疾病有更深的理解、药学与临床的基础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新的靶点、新的机制、新的生物标记物。之后由企业介入,形成完整的创新链。”郝海平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教授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很好地诠释了“校医企”创新链成效——2020年,南京鼓楼医院“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找到王广基院士团队合作,将这一医疗技术转化为干细胞药物,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如今,这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狼疮肾炎的干细胞产品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临床批件和国家卫健委的临床备案研究批件。

        过河还需先搭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正当时

        建立强大的创新体系,离不开人才驱动。创新性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医药人才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的关键。

        “当前,医药教育改革呈现出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中心,以交叉、跨界、融合为特征的发展态势。比如新药研发过程中,涉及到化学、生物学、理论模型计算、数据库等多方面专业知识,需要多学科交叉人才团队来完成。学科交叉是现代医药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药学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包小峰认为。

        南京大学率先进行了相关实践。20196月,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教授介绍,研究院旨在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学科交叉壁垒,发挥交叉融合推动原始创新的汇聚效应。“我们希望从化学的视角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策略,布局推动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为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探索发现更多新药物靶点、新型药物技术、新型药物递送技术,推动交叉学科服务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战略。”4年来,该研究院已孵化多个生物科技公司,并与诺唯赞、鱼跃等江苏医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基础研究面向产业创新的桥梁。

        “无锡有阿斯利康、药明生物、福欣等多家知名药企。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走进企业的生产、研发、质检等环节轮岗,更要带着企业的课题做好创新设计实验,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会介绍,在他们的交叉研究团队里,成员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自由组合,既有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也有来自生物工程学院和化学院的师生。

        创新药的研发不仅需要“校医企”的联合攻关,更需要政策支持与良好的容错机制。王广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的研究成果正是得益于此。2019年,王广基团队获得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支持。“省科技厅在组织、管理等各环节大胆改革,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给科学家充分的学术自主权,并设立考核激励机制、滚动支持机制和宽容失败机制,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工作。”

来源:2023年07月20日 新华日报第3版(头条新闻)

通讯员:姜晨  记者:叶真

关闭
Baidu
sogou